2023年1月30日 星期一

工業互聯網市場雜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MIR睿工業



大家好,我是Yan,一枚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摸爬滾打了6年多的"新時代农民工"。


距離2015年GE率先在市場上傳遞"工業互聯網"概念,已過去了7個年頭。中國的工業互聯網也從"嬰兒期"進入了"成長期",雖然還沒有等來互聯網式的井噴式爆發,但是主流玩家都已經有了"拿得出手"的行業以及成功案例。


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過去的從業經歷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分為成果、挑戰、格局和趨勢四個方面。這些思考還不成體系,所以我把這篇文章叫做"雜談"。


01 成果


如果按照最早規劃的"互聯—可視化—價值化—模式創新"這幾個工業互聯網發展階段來看,我們已經進入到第三階段,並逐步向第四階段過渡。中國工業互聯網已經從概念越來越落地和深入。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第一,設備連接已經基本不再是工業互聯網的難題。工業現場的通信協議雖然五花八門,但是因為有邊緣設備的加持,所以各種工業總線通信協議不再是不可逾越的技術難題。況且各個主流PLC廠家也有強烈的意願進入到這個市場,所以未來設備互聯會更加便捷和高效。比如西門子新一代S7-1200和S7-1500處理器已經集成OPC UA及MQTT通信協議。但是如何"多快好省"的上雲上平台,以及"三啞"設備如何上雲上平台還需要時間去完善。


第二,設備的遠程監控已經得到解決。我還記得2010~2015年期間,很多客戶已願意花高成本去解決遠程監視的問題。隨着工業互聯網平台及雲計算的發展,可以獲得固定的IP地址,不僅進行遠程監視,有些平台還支持遠程控制,解決了"無人值守"等工業場景對物聯網的基本訴求。


第三,工業互聯網在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落地。除了圍繞設備的遠程監控、設備管理、設備後市場服務、能耗管理等應用場景,還在工藝參數優化、生產計劃排產等場景中逐步落地。大部分供應商逐漸都有了自己的產品,雖然還都苦於"做項目",但至少可以通過自己的"平台"或"工具"去交付,而不是從0開始寫代碼,具備了一定的複製性。


02 挑戰


在過去的7年裡,"工業互聯網"不僅和當初的預想發生了一些變化,也面臨着一些挑戰。


第一,"互聯互通"里設備互聯只是一部分,需要連接所有信息。按照最初設想,智慧設備的互聯互通是"工業互聯網"最主要的一環,所以很多人把工業互聯網也狹義的看成"工業物聯網"。隨着業務的開展,慢慢的從"設備互聯"演變到車間"人機料法環"的互聯互通,以支撐"人員安全與效能管理"、"工藝優化"、"能耗分析與優化"等業務。


但這仍不足夠,時至今日,這張網不僅連接設備級和車間級的信息,企業級和集團層面的業務信息也需要被連接,這就是"打通數據孤島",隨之而來的是"大數據平台"、"可視化工具"等產品也加入到這個市場,從"設備上雲"到"業務上雲",從"設備遠程監控"到"企業管理数字化",從"設備数字孿生"到"經營管理数字孿生",從"設備建模"到"業務建模" 。


很多主流供應商也重塑市場定位與服務邊界,由"工業互聯網"邁向"数字化轉型"市場。行業也從工業到電商、金融、醫療、政府、公共設施等行業轉變。


第二,"工業互聯網"並沒有發揮"互聯網"的邊際效應,形成爆髮式增長。"互聯網+"賦能了各個行業,"過江猛龍"般席捲了C端市場,但是到了B端市場,尤其是工業市場,過江猛龍也得盤着了。我們還是靠銷售在線下一個客戶一個客戶的"掃街",每個供應商都有一支龐大的交付團隊,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交付。整個商業模式很重,沒有發揮互聯網的輕盈。


第三,"客戶價值"仍舊難以量化。在完成了基本的設備互通互聯之後,已經不滿足於只看一下開工率、OEE、能耗等基本信息。更希望通過工業互聯網帶來更大的業務價值。真正發揮當年GE提出的"1%"的威力。


但是"客戶價值"越來越難以量化。各個"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也都忙着融資和IPO,很少有沉下來在某一個行業深鑽,形成行業know-how的。除了某些行業本身孵化出來的平台,其它的公司在"摸着石頭過河"的過程中發現水很深,自己很難做。


找工作! 想知道堆高機駕駛日薪是多少嗎? 哪裡有職缺?幫你快速媒合

堆高機,又稱叉架起貨機或叉式起重車,香港稱為鏟車,中國大陸稱為叉車,台灣國語稱為堆高機,台語俗稱豬哥(ti-ko),是指工廠、倉儲等地方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10稱為工業車輛。堆高機的發展於1920年代,今天在生產和倉儲運營過程中它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設備。






買不起高檔茶葉,精緻包裝茶葉罐,也能撐場面!

紫砂茶葉罐是多孔性材料製成,透氣性非常好,因為罐子多微小氣孔,用來存放茶葉,不僅能保鮮鮮,還能消除茶葉中的異雜味。 但也是因為多孔,所以紫砂茶葉罐容易吸收茶葉的香味。




一般貨櫃標準尺寸?

金誠貨櫃尺寸種類分別為,20呎櫃、20呎高櫃、40呎櫃、40呎高櫃、20呎冷凍櫃、400呎冷凍櫃。


測試專家告訴你如何好好使用示波器

示波器主要由電源系統、同步系統、水平偏向系統、垂直偏向系統、延遲掃描系統、顯示系統和標準訊號源等部封包成。




於是便有了"賦能合作夥伴"一說,但是平台的開放性和應用使能性不足,合作夥伴還不如自己搭一個"平台",導致現在是個公司就想"酌量"平台。


第四,"私有化部署"已經不需要爭論。從2019年Gartner第一次把"Onpremise"的部署方式作為魔力象限的考量因素之一后,我想"私有化部署"就不需要再爭論了,這已經成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的一個必選項。


毫無疑問,從供應商的角度出發,"公有雲"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誰都想"躺着賺錢"。但是在中國市場,就是有很多"任性的有錢人"。我記得有人形象的把"公有雲"比作把錢存在銀行,"私有化部署"比作把錢放在家裡。


我很喜歡這個比方,想藉此延展一下。我覺得私有雲是有錢的企業自己開了銀行或者成立了財務公司,不僅錢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還可以發揮資金的規模效益,避免大銀行"頭寸"的短缺。"有錢就是任性"!


03 格局


關於"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至今還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型企業,但是初步的競爭格局己經形成。


第一,"To B, Or to P"不再是一個問題。我記得剛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大家經常為工業互聯網平台模式是B2P2B還是B2B進行爭論,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着我,"在悠長歲月中的晨昏,想啊想出神"。


但現在市場上除了雲計算玩家,如阿里、華為、騰訊、AWS、微軟等成了B2P2B的平台,賦能了合作夥伴和開發者,其它的工業互聯網平台都是B2B模式的,即使形成了生態夥伴,也還是組團忽悠在搞客戶。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平台的設計就不是面向開發者的,是面向最終用戶的,所以導致平台的開放性和應用使能性不足。


第二,在B2B模式的玩家中,成長起來的公司都是有着應用場景的公司。物聯網也好,AI也好,人工智能也罷。都是技術,技術只有很好的和應用場景結合,才能結出果實。反觀2020年營業收入超3億(數據來源:IDC)的企業均有集團型訂單且掌握某個行業或者領域的應用場景,如: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卡奧斯、樹根、徐工。


04 趨勢


對於未來趨勢,尤其是產品趨勢的一點看法:


第一,平台類和工具類產品會更滿足集團型企業的需求。從市場的格局不難看出,集團類企業仍是工業互聯網和数字化轉型賽道中各個供應商爭相服務的對象。但是從甲方角度,大型企業未來會關注幾個方面:一是信息孤島的打通、二是供應鏈協同、三是生產優化(包括質量提升、能耗降低等)。


針對大型企業,項目制會一直存在,所以我們要調整產品的思路,產品不一定是"開箱即用"的產品,反而可能是工具型產品以及平台型產品加上實施服務。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又關注業務中台和低代碼開發平台的原因了。


第二,對於中小型企業,更關心的是基礎信息化軟件的完善。所以低成本、訂閱式SaaS化的ERP、MES、CRM等基礎信息化軟件無疑是打開中小企業市場的切入點。


第三,從客戶業務角度出發,再反向賦能業務是否能夠解決客戶問題、帶來核心價值的關鍵。既然從業務角度出發,如何讓業務能夠在数字化空間內形成映射,建模能力就至關重要了。


建模不單單是生產設備的機理模型,更多的是通過數據和AI方式構建生產設備、生產工藝、供應鏈協同、企業經營管理的模型。


正如前文所說,我們已經進入到"價值化"階段,如何能給客戶帶來顯性的價值,光靠透明化、流程信息化是很難量化的。不管優化生產工藝、優化能源還是優化供應鏈協同,都離不開模型的構建。


這需要供應商在某一個場景或者行業內深耕,打造出標桿,然後再討論生態的構建和客戶賦能,否則自己都沒搞清楚的事,怎麼能指望別人來解決呢。

https://www.tmtpost.com/6376835.html


CCD外觀檢查包裝機

品質優益穩定,效率高成本低,並已獲得國內外大廠承認使用,品質合乎EIA國際標準, 此外也針對客戶端的需要代客Tape and Reel封裝服務。




攻戰消費者第一視覺,包裝設計很重要!

包裝設計是指對包裝的形狀、大小、構造及包裝材料等方面進行創造或選擇並以適當方式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進而增加購買率,以及對使用者友善之特性。




隨時健康喝好水,高品質飲水機,優質安全有把關

飲水機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水沸騰溫度不足,絕大多數的飲水機最高溫度是95度,再沸騰溫度是90度,泡茶殺菌的溫度不夠




總是為了廚餘煩惱嗎?

雅高環保提供最適用的廚餘機,滿足多樣需求。



Orignal From: 工業互聯網市場雜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