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日 星期一

意義非凡!金融業遭遇最大危機,國際投行加速入場

改革開放40年,這註定是我們極具意義的一年。


在這個或融入或對壘的十字路口;


剛剛,我們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總理喊話:金融行業三年後"全面對外放開"


昨晚,中國政府網下發了一條極具深意的消息,由此引發了金融業不小的動蕩:


在昨天舉辦的"201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我們的總理對外喊話:


"我相信3年後會有符合條件的外國企業,獲得中國金融業全牌照全股比經營資格。"


"我們下決心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業,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模式"



這句喊話無疑對整個金融業衝擊是巨大的,什麼是全牌照,什麼是全股比呢?


目前,我們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期貨,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金融租賃等等。


每一個牌照背後都是價值連城,是你能合法從事某項業務的資質。


單就公募基金的牌照,放在國內,很多公司也只能是垂涎欲滴,一牌難得。


而全牌照的意思分為兩種,一種是字面意思,就是所有的牌照俱全,應有盡有。


另一種就是我們目前金融市場的口頭意思,只要具備幾種核心的牌照,像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就算是"全牌照"經營。


大家可以對標我們國內目前的中信集團,招商集團,平安集團,光大集團,興業集團等。


而全股比呢?就更好理解了。


曾經我們在金融的有些領域會實行外資比例不得超過總股本的51%,往後這個比例將放寬到100%。


這意味着不久的將來,像摩根,美林,滙豐等這樣的國際金融巨頭將以獨資的形式,全業務鏈的挺進國內市場。


顯然,金融領域的各路公司再次慌得一批。


再次向全球金融機構拋出橄欖枝



其實,我們早在去年11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金融業全面對外開放的實施。


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的朱光耀就在11月9號兩國元首會晤后,給我們公布了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細節。


當時,我們便決定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全部放寬到51%。而且三年之後,投資比例將放寬到100%。


取消了銀行業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單一持股不超20%,合計持股不超25%的限制;


同時,我們的保險行業將在三年後放寬外資持股比例到51%,五年後持股比例放寬至100%;


而在更早的7月份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我們便提出要繼續不斷擴大金融對外開放,通過競爭對國內金融業帶來優化和繁榮。


總理今天的喊話絕非突如其來,一方面是藉著達沃斯再次向全球金融機構拋出橄欖枝;


另一方面,也是再次表達我們在貿易衝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立場。


對外開放,我們已經準備就緒



金融業作為很特殊的行業,又是百業之母,每次只要有放開的風吹草動,就會引起很多人的擔憂。


曾經,包括我們也是一樣,把他們當成洪水猛獸,對外資層層限制,擔心他們越雷池一步。


那現在,怎麼就選擇全面放開了呢?


第一:引進競爭,將國內金融機構倒逼到國際一流水平。


我們不可能永遠閉門造車,也不可能永遠將我們的金融機構護在懷裡。


正所謂你愛他,就不要慣着他,我們這樣護着的結果,就是銀行體態越來越臃腫,競爭能力越來越弱。


時至今日,我們的銀行還在靠利差躺賺,利差收入佔到總收入的70%,與國際投行相差甚遠。


但目前我們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金融機構遲早都要揚帆出海,為我們在海外披荊斬棘。


我們需要一個與之匹配的金融隊伍,而引進鯰魚不失為非常好的策略。


第二:主動應對系統性風險


周小川在去年的全國金融會議上表示,我們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將處於金融領域的風險高發期。


而改革開放,是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歷史經驗和未來抉擇。


從歷史上來看,我們近代史有幾次外資金融機構進入國內設行的高潮,好處是引進了新的銀行技術,支持了我們的現代化發展;而壞處是衝擊了我們本土的銀行機構;


未來,對外承銷國內債券,對外承銷國內股票,對內引進美元,這些都需要國際金融機構的支持。


第三: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我們一方面放開了利率的市場化和匯率的市場化,一方面我們也具備足夠把控全局的能力。


不打沒把握的仗,我想能夠這樣安排,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在昨天的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們再次對金融監管提出了要求。


會議強調,我們務必要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加強金融監管的集中統一,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有效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健。


我們的監管體系再也不是曾經的散兵作戰,讓資金在各類金融資產裡層層嵌套。


比如,曾經資金就善於規避單一監管,在保險,證券,銀行,信託監管系統來回倒騰。


如今,"三會合一"后,資本再也無處遁形,銀行的委外風險得到了大大的緩解。


金融監管能力的加強,也給我們提供了金融對外開放的信心。


除了銀行,一切利大於弊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我們大幅引進金融機構,對外開放的危害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資本市場動蕩,金融交易品種價格控制權旁落,比如我們曾經的匯率就被滙豐掌控過。


第二點:銀行機構的大面積遭殃。


基本只要我們做好存款保障制度,以我們對金融機構的把控能力,我相信國際資本的加入除了衝擊銀行業以外,對我們老百姓只會利大於弊。


具體能有多大的衝擊,就要看對外開放的口子實際上到底敞開多少。


一方面,利率將會更加市場化,銀行的利差收入將繼續收縮,對應的我們融資的成本會下降,存錢的利息會升高。


很多小夥伴也不用再去香港購買國際保險,彼時的國際保險將在國內暢通無阻,而國內保險機構的險種也會更加完善。


股市的價值投資趨勢將愈加明顯。在證券監管愈加完善的今天,因為引進了更多的國際投資者,會對股市的波動有一定的平滑作用。


除了銀行,應該一切利大於弊。


同時,我們金融業的全面開放,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信號,我們將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繼續進一步融入世界的決心沒有變。


這無疑才是我們未來數年乃至數十年最重要的抉擇。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dsb.cn/

【借錢借款相關精選資訊】



刷卡換現金要怎麼做才划算?



哪裡有老字號經營的信用卡換現金呢?



各地區刷卡換現金手續費皆一樣嗎?



申請信用卡換現金條件與資格限制?



刷卡換現金通常多久才能拿到錢?



持台灣銀行發行的信用卡,在國外也可以信用卡換現金嗎?



Orignal From: 意義非凡!金融業遭遇最大危機,國際投行加速入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