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上市四大家"迎來了第二位食言者——娃哈哈。
從2017年11月開始宣布自己有上市計劃,到今年3月至4月間各大媒體開始爆料娃哈哈員工被"退股"風波,一系列的證據證明,不缺錢的娃哈哈,在沒有上市必要的前提下,毅然選擇了和一眾"獨角獸"搶奪上市賽道的不歸路。
也許所有人心裏都會有一個疑問,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具備,娃哈哈為什麼要上市?
誠然,中國股市習慣性的扮演着為一些處在"成長煩惱期"的大型企業尋覓融資渠道的角色。然而從股東訴求上,我們還是無法找到宗慶后希望娃哈哈上市的動機。
不過,就在探討股東訴求的時候,我們發現了在退股風波背後,員工持股平台對於娃哈哈企業所有制的決定性意義——以及隱藏在股權機構背後,娃哈哈上市的真實訴求。
員工退股,化身國企
娃哈哈的股權結構異常簡單——作為一個曾經以民營為主導的公司,娃哈哈的民營性質持股份額包括宗慶后29.4%以及員工持股平台24.6%,兩者合計達到53%——一個雖然絕對比例不高,但仍然以民資為主導的持股比例。
而在國資成分這邊,杭州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杭州娃哈哈46%——一個雖然不控股,但通過一個小型資本運作便可喧賓奪主的持股比例。在杭州上城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背後,是杭州上城區國有資產委員會100%持股。
(娃哈哈持股結構圖)
事實上,娃哈哈集團一直沒有經歷過完備的股份制改造,股權價值一直是一筆糊塗賬。
成立於1993年的娃哈哈,從1999年起便開始推行旨在將員工個人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的員工持股激勵制度。據悉,只要在娃哈哈工作滿一年的員工,通過考核之後,便可以購買一定數量的娃哈哈股份,每股1元,每年分紅,一般每股按0.8-0.9元分;最高時,每股分過1.2元的紅利。
此後,宗慶后曾對外披露娃哈哈已經實現了全體員工持股,其全部股東數量達到15000人。
按照證監會規定,除少數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金融企業外,上市前持股職工人數超過200人的,一律不準上市。存在工會持股、持股會以及個人代持等現象的公司也不準上市,除非上市前予以徹底清理。
而據南方周末報道,退股的事情始於2018年春節前後。網傳消息稱,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作為股份回購方,對此回購的每一股股份支付的全部對價共計3元,其中2元以特別分紅回報的方式支付給持股員工,1元作為股份回購價。對於外界流傳的"娃哈哈以2.6元回收每股",娃哈哈內部員工對媒體表示,扣除稅費之後,差不多便是這個價格。
而如果根據工商數據的計算,娃哈哈這家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約500億的公司,目前總體註冊資本僅為5.26億元人民幣,員工持股認籌總金額為1.29億。如果按照當時1元/股的價格反推,員工持股平台累計持股為1.29/1=1.29億股——反過來說,這次回購,最多只需娃哈哈公司斥資3.3億元左右,便可完成對員工持股平台的全部回購。
那麼如果娃哈哈的員工持股被盡數回購,娃哈哈的持股比例將會變成國資持有61%對比宗慶后持股39%,娃哈哈將從民營之光,變成由國資控股的公司——我們不如再放寬一些條件,即使不全額收購,只要娃哈哈能完成6成的員工持股回購,耗資1.96億,國資持股比例就會上升至51%,宗慶后也將因此話語旁落。
我們似乎突然明白的宗慶后不希望上市的原因,以及國資股東背後的上市訴求。
2017年10月,浙江省發布"鳳凰計劃",希望在十三五期間,將國資控股企業資產證券化率提升至75%——而在11月,宗慶后"食言"宣布娃哈哈會考慮上市,時間節點配合的天衣無縫。
而在娃哈哈內部,宗慶后一直推崇"人治"。很多媒體採訪娃哈哈員工都表示,直到今天,娃哈哈依然是宗慶后的一言堂。
宗慶后的野心
事實上,早在90年代,宗慶后曾有過要上市的想法。1993年,宗慶后成立了杭州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其與手下經營團隊掌握了公司絕大部分股權。此後,宗慶后曾試圖推動自己娃哈哈美食城單獨申請上市。但在1998年,以證監會的否決告終,而被拒絕的關鍵因素之一便是其員工持股制。
不過此後,娃哈哈在宗慶后的帶領下,一路順風順水,2012年便正式進入500億俱樂部。2013年更是創造了近800億的巔峰銷售額。宗慶后在2014年曾定下過雄偉目標,將來娃哈哈集團的營收要達到1000億元。
一直將現金流、利潤率作為發展底線的宗慶后,保證了公司沒有負債。有業內人士指出,正是因為這樣的堅持,即使業績連年下滑,娃哈哈也不會賠錢。"我們有100億的現金"也堪稱是宗慶后的"名言"了。彼時的娃哈哈確實襯得起"不差錢"這一說法。
2017年,宗慶后之女宗馥莉曾嘗試收購一家在港上市的公司,當時便被市場解讀為娃哈哈意欲借殼上市。當年3月31日,中國糖果的一則公告將娃哈哈和中國糖果推到了輿論關注的熱點之下。
公告显示,中國糖果主要股東與潛在買家於訂立意向書,訂立可能收購事項及可能自願要約的若干初步條款。在有關可能收購事項方面,潛在買家擬作出可能自願要約,以收購中國糖果不少於50%的投票權。次日,中國糖果發布公告,宗馥莉將以現價31.44%的折讓價,即每股0.3565港元,花費5.73億港元(約合5.07億元人民幣)收購中國糖果。
但此後,這筆被市場認為借力資本市場給娃哈哈帶來更多發展可能收購案最終卻以失敗告終。數據显示,截至7 月13日,宗馥莉僅收購中國糖果26.03%的股份,未達50%的收購要約目標,該筆交易宣布無效。
在資本市場看來,宗馥莉與宗慶後有歧見——一個接受西方文化熏陶,一個是在紅色背景之下長大,兩者對待資本態度不同。
然而,父女之間,是否真有那麼大的不同?
坎坷的多元化之路
另一方面,中國資本市場一直承接着企業救世主的角色——對娃哈哈來說似乎也並不例外。
娃哈哈的上市也有其內在的驅動力,即其連年下滑的業績。事實上,在立下了千億目標之後,娃哈哈的營收就開始出現下滑。
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報告》,2017年娃哈哈以456億元營收排名327位;而2016年、2015年,娃哈哈分別以494億元、720億元的營收排名第70位、第31位。宗慶后離此前的千億目標也越來越遠。宗慶后離此前的千億目標也越來越遠。
有分析指出,娃哈哈在已進入諸侯紛爭的飲料行業中已經落於下乘,其傳統明星產品營養快線等單品相繼出現老化問題,同時缺乏創新產品接棒。
數據显示,在2014年-2016年的三年間,娃哈哈的大單品"營養快線"銷售額從153.6億元跌落到84.2億元。此外,娃哈哈瓶裝水的市場份額也在2016年被後來者百歲山超越,數據显示2017年3月,娃哈哈瓶裝水在佔據80.7%市場份額的瓶裝水六巨頭中位居第五,排在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康師傅、百歲山之後,市場份額僅為8.6%。
娃哈哈並未坐以待斃,而是早就展開了多元化布局。2010年,娃哈哈便進軍奶粉行業,2012年,娃哈哈又斥資17億元投資娃歐商場,2013年,娃哈哈還高調進入白酒行業,推出領醬國酒。
然而,這些多元化布局均無疾而終。宗慶后曾自曝奶粉業務未盈利;在杭州開設的娃歐商場也被曝拖欠租金,最終解除合同;領醬國酒也尚未在市場上掀起水花,便銷聲匿跡。
多次嘗試均未能重振娃哈哈的業績,但宗慶后依然在為"三十而立"的娃哈哈尋找新的發展路徑。近年來,宗慶后將目光轉向了機器人,成立了機電研究院,在裝備製造業上開發新的產業。事實上,宗慶后在拋出"在適當時候也會考慮上市"的論調時便曾指出,未來會考慮收購海外高新技術項目。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近幾年業績不斷下滑的娃哈哈,若再不藉機上市,未來想要上市的難度只會越來越大。
聲明:轉載上述內容屬於廣告或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東方財經網的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其他文章推薦】
※台北當舖可典當的物品有哪些?
※房屋借款該注意什麼?
Orignal From: "國企"娃哈哈的上市與宗慶后的話語旁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