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家長的教養中,「禮貌」與「誠實」常常是不可觸碰的底線。因此,當孩子表現出破壞性行為,諸如說謊、推倒別人的積木,甚至對其他人暴力相向,而且軟硬兼施後依然我行我素,總讓爸媽頭疼不已。到底孩子為什麼會出現破壞性行為?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呢?
「我要把弟弟丟掉!」孩子的成長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前一陣子還是天使寶寶的小寧,最近突然變得很愛發脾氣、跟父母頂嘴,甚至開始打弟弟,將家裡搞得雞飛狗跳。偶爾出門也喜歡破壞東西,讓爸媽倍感壓力……
孩子出現破壞性行為是正常的嗎?
其實,學齡前的小朋友表達能力和情緒的調節能力都尚未成熟,在學習情緒、社會規範的階段出現破壞性行為是正常的。台大醫院職能治療師陳妍伶(OT莉莉)說明,家長平常可以觀察破壞性行為出現的頻率、持續的時間以及是否存在外界的刺激因素等。若孩子在沒有受到刺激的情況下,情緒仍突然爆發,且狀況持續6個月以上,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或父母的日常生活(例如出現自傷或傷人的舉動),才要考慮尋求兒童心智科等專業治療,協助改善。
異常行為是孩子發出的不安訊號
OT莉莉進一步說明,「孩子的破壞性行為都是事出有因,是不擅表達的他們發出的不安訊號,有待家長去探尋。」並建議父母可以從以下3個方向逐一排查,找到問題的源頭,對症下藥。(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OT莉莉進一步說明,「孩子的破壞性行為都是事出有因,是不擅表達的他們發出的不安訊號,有待家長去探尋。」並建議父母可以從以下3個方向逐一排查,找到問題的源頭,對症下藥。
1. 生理因素
若孩子有破壞性行為,首先要檢查生理方面的需求。或許孩子是因為身體不適,從而出現激動的行為。以感覺統合異常為例,他們感官資訊的輸入與解讀異於常人,觸覺敏感的孩子被輕輕碰一下,可能就會認為對方打他,因此生氣地反擊。或者,可以觀察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認知遲緩等狀況。
2. 環境因素
若孩子的生理狀況正常,家長可以進一步觀察周圍的環境是否有出現變動,如:家中有新生兒、搬家、換班級、課業壓力等,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進而表現在行為上。值得注意的是,環境不僅是物理上的,也包含社會環境,諸如:父母、手足、同儕等的影響。因此莉莉老師也提醒家長要注意教養原則的一致,若爸媽因為心情好就縱容孩子,或照顧者教養原則不一致,也會讓孩子感到困惑,覺得為什麼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講的不一樣,內心的衝突也會用破壞性行為來宣洩喔!
3. 情緒的學習與認知能力有限
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情緒的認知與表達能力、社會的規範都處於摸索的階段。小小孩可能會藉由破壞性的行為試探大人的反應,以獲得社會經驗。「另外,家長也不要忽略1~4歲的小朋友語言能力也還沒有發展完全。」OT莉莉提醒,幼兒思維非常敏捷,但口語表達的詞彙卻往往跟不上腦袋運轉的速度。因此在遭遇困難、不舒服(如:感統異常)、有情緒卻無法準確解讀與表達時,就只能用「生氣」這個最有效的原始情緒來讓家長注意。
專家應對4心法,讓孩子從家長身上學習
孩子情緒的爆發源自於他的不安,除了要及時地找出源頭,以免問題繼續發酵外,更要加以導正。但令家長頭疼的是教養的態度的拿捏,要溫和或嚴厲才會有成效?具體可以怎麼做呢?爸媽們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1. 保持冷靜,避免被孩子情緒影響
大人也有情緒,面對愛搞破壞、暴走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但OT莉莉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行為勾起自己的情緒,進而出現比他們更激烈的反應。(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大人也有情緒,面對愛搞破壞、暴走的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但OT莉莉提醒家長,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行為勾起自己的情緒,進而出現比他們更激烈的反應。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把握「停、看、聽」原則,讓情緒停下,看看發生什麼事,以及背後的原因。
2. 陪伴孩子一起處理
掌握事情的現況後,也不要急於加入自己的情緒責備或處罰孩子,而是先處理已經發生的事情。比如孩子打破玻璃、打別人,就和孩子一起收拾、道歉,讓孩子知道大人會在身邊協助他解決事情,建立和孩子之間的良好信任,接下來他才會願意傾訴事件的來龍去脈。
3. 同理並肯定他的感受
在情緒突然一湧而上時,我們會做出自己意料不到的事,小孩也是如此。等到冷靜下來,他們可能也會被自己的行為嚇到,不理解自己行為背後的情緒,是出自被忽視的委屈或面對不同教養原則的迷惑。因此爸媽要先同理孩子,積極傾聽他們的需求,挖掘出他們行為背後真實的感受,並幫助孩子認知情緒。OT莉莉建議家長可以客觀地重述他們的行為,幫助他們釐清自己的感受,如:「你想要媽媽陪你玩遊戲,但媽媽忙著照顧弟弟,你很難過,對嗎?」
Tips. 如果孩子還沒有發洩完情緒,那就提供他安全的範圍,比如冷靜角等。在不傷人、不傷己、不破壞東西的前提下,讓他好好發洩完畢,再進行討論。
過敏原檢測 - 你的營養,可能是孩子的毒藥!
水雷射 牙齦整形讓你擁有名媛般的迷人笑容.>做完
內視鏡拉皮 心得分享-醫美熱門討論區。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相關資料。什麼是
上唇定位 術?上唇定位術,透過水雷射輔助,處理過多的口腔黏膜組織;
紫錐花 栽培過程?秉持無色素及香料等添加物,只給寶貝最好的!東方女孩的笑容秘密
牙齦美白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張表讓你看懂
癌症檢測 、
性病篩檢 流程!
紫錐花萃取 液用途 ?在歐洲和北美,紫錐花的萃取物被政府認可適用於多種症狀;預約
板橋人工植牙 專科醫師。斷醣飲食┇改變吃法就能瘦!
台北中醫減肥 。土城的
洗腎 中心有專機接送嗎?怎麼決定是否需作
牙冠增長術 ?關於
性病檢查 你應該知道的9件事,HIV RT-PCR 的準確度及愛滋病確認診斷?如何提供長期依賴
呼吸照護 服務?
笑齦 矯正,更多照片案例,來看看似真牙醫診所的案例..笑起來總是
露齦笑 的原因,由於上顎牙齒上方的骨脊太過外擴或外凸,間接使得上嘴唇更容易上翻.戴
隱形矯正 牙套前 有先做好功課嗎?
隱適美 整牙過程公開分享矯正就是投資外在美。我想要做
梅毒篩檢 ,可以匿名嗎?
4. 示範正確的處理方式
確認孩子的情緒狀態冷靜下來後,家長也要適時地重申原則,並示範如何正確處理。如果孩子年齡在3~6歲,對自己的行為比較有意識,就可以和孩子談談剛剛發生的事情。例如:「我知道你剛剛是很生氣妹妹搶你的玩具才會推妹妹,你可以生氣,但推妹妹的話她會受傷,我們不能夠傷害別人。」堅定地重申原則後,再向孩子示範正確的處理方式,比如下次再生氣的時候,可以跺腳、畫在本子上、請父母處理等。確保孩子理解後,再演練一次,加深記憶。如此一來,日後面對同樣的情況,孩子才知道如何應對。至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同理與示範都要盡量簡短,配合他們的語言發展。
Tips. 孩子不會一教就會,可能需要反覆幾次的教導,尤其年齡愈小的孩子,可能會因為不理解或生理發展未成熟(如:肌肉不協調)重犯,更需要父母的耐心喔!
處理多一步:向孩子坦承你的感受
同樣身為媽媽,OT莉莉自言馴服小獸的過程中自己也歷經艱辛,有情緒是在所難免。因此在教導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她還會加碼告訴孩子爸媽的感受,誠實地跟孩子交流自己的害怕、憤怒等,為孩子示範更多情緒的處理方式。她表示,如果因為擔心就破口大罵、體罰,那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同時也向孩子展示了錯誤的情緒調節方式,更強調:「唯有大人示範了良好的情緒調節,孩子才能夠學習、效仿。」
Tips. 以上做法沒有先後順序之分,可依照孩子的年紀、理解能力、親子關係以及家長心目中的優先順序調節。
孩子屢教不聽,要先找出自己的教養盲點
。面對這種狀況,家長首先要確認自己的勸說方式,並不是語氣溫柔就是正向管教,重點在於向孩子解釋背後的規則與行為的規範,告訴他為什麼不能這麼做。(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也有家長表示,自己罵也罵過、勸也勸過,可謂軟硬兼施,孩子還是不為所動,簡直讓人束手無策。面對這種狀況,家長首先要確認自己的勸說方式,並不是語氣溫柔就是正向管教,重點在於向孩子解釋背後的規則與行為的規範,告訴他為什麼不能這麼做。若勸說方式沒問題,她建議家長可以再回頭檢視平常的照顧或教養上是否有自己所沒有發現的盲點。例如規矩不一致,比如跟孩子說不能打妹妹,但孩子打自己的時候因為不痛就任由他發洩;或是小時候他有破壞的舉動大人不以為意,長大後才開始覺得不能放任。她提醒:「家長的原則要堅定且一致,6歲不能做的事情,2歲同樣也不能做。」否則聰明的孩子可是會鉆規則的漏洞喔!如果當局者迷,找不到教養上的盲點,不妨試著尋求親子諮詢或加入媽媽社團等支持團體,透過與別人交流、討論,從第三方的角度找出自己的盲點。
預防勝於治療!提供孩子穩定的環境
人類天性嚮往穩定的事物,規律且可預知的生活令人安定,即使是小小孩也不例外。因此,想要預防孩子突發性的情緒和行為,首先要提供穩定和安全的環境,除了確保孩子物理環境的安全及穩定,照顧者的態度及教養原則應該保持一致。如果是家中有新生兒,也可以透過營造單獨的親子遊戲時光,讓孩子感受到你的在乎,知道你是愛他的,從而產生安全感。同時,在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預先讓小小孩認知哪些事物是危險的,比如在家長的陪同下,進廚房認識火很危險不能碰,避免日後衝動行事,釀成嚴重後果。
攻擊性行為的背後一定有跡可循,當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先平靜下來仔細傾聽。如果父母能夠解讀出行為背後的原因,妥善地接住孩子的情緒,孩子也能從中學會調節、表達情緒,未來成長為比較安適的大人。剛開始可能需要付出許多時間與耐心,但只要持之以恆,孩子也會慢慢理解並改變的。
陳姸伶(OT莉莉職能治療師)(圖/ 嬰兒與母親提供) 陳姸伶(OT莉莉職能治療師)
現任:
台大醫院職能治療師
臉書粉絲專頁:「OT莉莉當媽媽」
學經歷: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畢
衛福部部立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
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傑出職能治療師專業貢獻獎得
本文作者:林雁
(本文摘自【嬰兒與母親】2023年3月號)
【嬰兒與母親】2023年3月號 文章來源:
# # # # #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414000009-260418
Orignal From:
雜誌精選》孩子打人、丟東西、推倒積木 4原則搞定家裡的破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