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讓“黃河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讓"黃河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在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黃、渭、洛三河交匯的"三河口"處,極目遠眺,九曲黃河蒼茫靜美。儘管已是寒冬,但10多名來自英國、法國、美國、墨西哥等國家參加"黃河岸邊有非遺"活動的"網紅",依然興高采烈地向全球粉絲直播着他們目睹的華夏奇觀。


  渭南市地處黃河中游,自古以來就備受母親河的恩澤。距今約80萬年前,中華人類祖先"大荔人"在這裏繁衍生息;舊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在這裏閃耀光芒;自周、秦、漢、唐兩千年間,這裏一直是"三秦要道,八省通衢"和京畿重地,素有"華夏之根、文化之源、三聖故里、將相之鄉"的美譽。悠久的歷史孕育出燦爛深厚的黃河文化,滋養了一代又一代東秦兒女。


  近年來,渭南市把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作為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落細落實,取得了良好效果。










  讓黃河文化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亮麗名片


  "華陰老腔要一聲喊,喊得那巨靈劈華山,喊得那老龍出秦川,喊得那黃河拐了彎……"華陰老腔虎嘯龍吟般的震撼唱腔,不僅征服了無數觀眾,更凸顯了黃河流域渭南這方水土獨特的人文景緻。


  黃河流經渭南103公里,千百年來,給這片土地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跡。據統計,渭南市境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3697處,其中古遺址1207處、古建築1371處、石窟寺及石刻26處、近現代重要遺跡及建築353處。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計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處,數量居陝西之首、全國地級市前列。此外,還擁有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5項,省級109項,市級253項,居全省之首。


  華陰老腔是渭南市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被稱為"最古老的搖滾音樂"。近年來,華陰老腔第十代傳承人、70多歲的張喜民和他的老腔團隊演出遍及世界各地。


  "華陰西嶽廟,韓城司馬祠,白水倉頡廟、蒲城橋陵、大荔豐圖義倉等,如絕本的經典,記載着華夏文明悠久歷史;《詩經》開篇之作《關關雎鳩》也產生在這裏。"渭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玉娥說,對於星漢燦爛的黃河文化,該市在全面加強系統性保護的同時,更加註重創新性傳承,立體化展現黃河魅力、全方位講好黃河故事。


  渭南市花了兩年時間,對史聖故里韓城古城、鐵馬兵戈的潼關古城進行了認真細緻的調研和評估,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搶救性修繕和創造性恢復。對於非遺的保護適時為項目注入保護資金、為傳承人發放補助,形成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保護體系。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里,渭南市牽頭舉辦了"黃河九省(區)傳統戲曲保護聯盟啟動儀式暨首屆'九曲黃河 多彩非遺'展示展演活動",並聯合沿岸九省市成立了聯盟,共同簽署了黃河流域傳統戲曲保護聯盟倡議書,打造黃河文化共同體,確保"黃河記憶"系統完整地得到留存。


  "作為黃河和秦嶺的'絕戀'之地,渭南市把黃河文化寓於山水之中,打出了文旅融合的'組合拳'。"據渭南市文旅局副局長李光介紹,依託"山、水、城、陵、紅"五大特色品牌,這兩年渭南市先後舉辦了"世界你好,我是渭南"新形象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黃河華山·人文渭南"2020渭南文化旅遊雲推介大型直播、"黃河華山·與您相約"渭南市首屆千車萬人游、"黃河岸邊有非遺——渭南非遺海外傳播"、"華山雲海音樂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使黃河文化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亮麗名片。


  讓黃河文化彰顯時代價值


  渭南名人薈萃。東漢太尉楊震、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宋代名相寇準、清代狀元王傑、現代愛國將領楊虎城、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等彪炳青史,廉政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十分厚重,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們在弘揚黃河文化上狠下功夫,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進一步開發優秀文化的價值和功能,使之與當代價值體系相輔相成,不斷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王玉娥說。


  "兩字忠廉謀國事,一生勤儉振家風。""篤學慎行睦鄰里,立業興家福滿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富平縣竇村,家家戶戶門上都有古色古香的"家訓牌",為小村平添了幾分內涵美。"老祖宗留下的訓誡言簡意深,容易記也容易做。"村幹部常青說。


  渭南市以廉政文化主題展館、臨渭區寇準廉政教育點、華州區渭華起義紀念館、楊震廉政教育基地、王鼎林則徐紀念館等為載體,打造的廉政文化"一軸四點"工程,也成為全省廉政教育的一個文化品牌。


  廉政文化主題展館內容以渭南籍或在渭南為官的廉政人物和廉政事迹為切入點,採取場景、微縮、視頻等多種展覽語言,全方位、多角度展現富有渭南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這個展覽觸動人心,讓人接受了一次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近日,在渭南市博物館參觀完廉政文化展覽后,市民政局機關幹部李燕妮說。


  把優秀文化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渭南市各縣市區還因地制宜,精心設計富有時代感和生命力的各類活動。合陽縣建成道德銀行、好人館、志願服務調度中心;白水縣為34個行政村編撰村史、18個村出版發行村志;大荔縣先後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164處、完成舊墳改造8個、零散墓搬遷1258座,被列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示範縣。


  "腳踏土塊手搖耬,眼睛還得看稀稠……改革開放帶給農村的不僅是生產技術的提升,更是生產方式的變革。"11月20日,在臨渭區蒲陽村村史館外的廣場上,黨支部書記周文科一邊念着農事順口溜,一邊向前來參觀的群眾演示用耬車播種。在村裡,周文科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村史館的講解員。在渭南市,像這樣的村史館全市已建立了24個。


  文化源於生活,又豐富生活。渭南將黃河流域的傳統文化與戲曲、電影、攝影、美術等藝術形式有機結合,創作了一批黃河文藝精品,如革命題材的秦腔現代戲《渭華星火》《根據地》《黃河灣記事》等作品,生動地展示了革命先輩的英雄氣概和愛國情懷。


  用黃河文化凝聚追趕超越動力


  渭南市下轄的韓城市是全國旅遊文化名城,這裏最大的公園"禹甸園",是為紀念大禹治水而命名的。韓城市文化館的一名工作人員說,大禹治水體現了黃河兒女人定勝天的膽識和毅力,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體現了一心為公的情懷,變"堵"為"疏"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大禹治水的傳說激勵着一代代東秦兒女。


  "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根脈,已浸潤在渭南人的血脈里,並淬鍊形成了'華山風骨、渭水襟懷'的新時代渭南精神。"渭南市委書記魏建鋒說。


  而今,在高質量發展和追趕超越的實踐中,渭南市幹部群眾在黃河文化和渭南精神的熏陶和感召下,正擼起袖子加油干,煥發出了巨大的熱情和能量。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渭南高新區達剛控股總部基地負責人陳昆明還在工作。他的身旁,是繁忙的工人和水泥罐車來來往往繁忙的場景。"疫情影響了進度,但我們加班加點奮力追趕。"陳昆明說,在市、區政府優質營商環境的影響下,再過幾個月他們的項目就能夠順利投產,建成后將成為國內一流的築路機生產基地。


  據了解,今年以來渭南市精準對接央企和行業領軍企業,確保重點項目年度投資和招商引資項目年度到位資金實現"雙千億"目標。1月至10月,全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64.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86%,高於序時進度2.7個百分點。全市共有招商引資在建項目575個,實現到位資金869.98億元,完成千億目標任務的87%。


  (本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本報通訊員 崔曉怡)


【編輯:房家梁】 網站內容來源http://www.chinanews.com/【其他文章推薦】

※麼尚草本沐浴乳,生薑洗髮精,控油清爽不乾澀



>※自行創業省成本, 租營業登記地址省房租!



※最即時的今日金價查詢!



住宅用火災警報器裝對了嗎?



※省錢優惠推薦-結婚黃金出租流程服務



第三世多杰羌佛的佛號由來?



※加入飲料調製運送服務職業工會享有什麼福利?



Orignal From: 讓"黃河文化"奏出時代強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