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台中歌劇院四位駐館藝術家 跨域創作展現多元藝術


台中國家歌劇院總監邱瑗跟三位駐館藝術家一起說明駐館作品概念。(圖/記者賴淑禎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第二屆駐館藝術家從近60人的名單中選出,科技藝術家王連晟、莊志維,編劇林孟寰及繪本作家包大山,四位藝術家將從2019年1月,展開1-2年的駐館創作。




歌劇院在今年10月策劃2019/2020年駐館藝術家時,以表演藝術跨域創作為目標,期待駐館藝術家們能與外界多元接觸、開創跨領域創作展演的潛力,成為歌劇院推廣藝術教育的助力,扮演藝術與科技合作的中介角色,因此設立科技互動藝術、編劇及繪本創作為第二屆駐館藝術家的標的。藝術總監邱瑗談及今年合作的駐館藝術家時指出,在看到《嫁妝一牛車》讓她相當震撼,所以希望能藉由林孟寰的創作,讓歌劇院成為一個音樂劇的劇場,並且和臺中的民眾有更多的連結。




邱瑗總監也認為創作時不該以固定的美學強加在作品上,尤其對孩子而言,美學不應該是被教導或有標準的,而是應該讓孩子們有自己的想像和理解,於是邀請了一位繪本作家成為駐館藝術家,期待包大山能以創作讓孩子們對劇場充滿好奇並且走進劇場。




由於現在是科技的時代,科技充滿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中,無論是感知、藝術或是日常,邱瑗總監希望歌劇院能成為臺灣發展科技藝術的平台,於是我們邀請了兩位科技藝術家-莊志維及王連晟,探索科技、藝術與歌劇院本身結合的各種可能。




邱瑗總監間也強調歌劇院與駐館藝術家之間,是一種夥伴關係。歌劇院除了開放軟硬體資源,提供排練空間、實驗開發平台及行銷、行政、國際交流的支援,也提供研發、創作經費,讓藝術家們較無後顧之憂的創作。另一方面,藝術家們也將參與歌劇院的各類講座、工作坊、劇場導覽、展覽、國際交流、演出等展演活動,引導民眾親近視覺藝術、體驗劇場。




這次駐館藝術家其中一位就是編劇林孟寰(大資)是臺中囝仔,善於融合各種表演元素,他參與創作的《通靈少女》拍成電視劇,叫好叫座;今年又與嘉義阮劇團及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合作,改編王禎和的小說《嫁妝一牛車》。在未來兩年的駐館期間,林孟寰除了重新認識臺中的藝文環境與觀眾,還計畫挑戰音樂劇的創作,林孟寰希望她的作品充滿質感,且能親近民眾,融合在地、文學、音樂這三個元素進行創作,音樂劇具有娛樂型與普及性,能吸引一般不常進劇院的民眾走入劇場。只要能好好地說一個故事,作品與觀眾的連結性是很高的。




另外一位駐館藝術家就是繪本作家包大山所創造的「熊超人」系列廣受年輕族群喜愛,2016年為飛人集社劇團《超親密小戲節》設計主視覺,也曾參與萬芳《時間仍然繼續在走》等大型演唱會舞台視覺設計。包大山說:我一走進歌劇院立刻就有圖像在腦中產生,這裡像是一個洞穴,洞穴中充滿奇妙的事物與各種開放性,我希望之後能在作品中呈現這樣的感覺。」繪本是一種可以超越年齡、最具親和力的藝術形式,明年有包大山擔任駐館藝術家,將會是歌劇院推廣美感教育的一大助力。




科技藝術創作者王連晟的創作兼跨互動裝置和聲音表演。藝術總監邱瑗認為,王連晟的專長與歌劇院的設計概念相當契合,他的聲音表演能豐富歌劇院做為一座『聽的建築』的理念。王連晟計畫在歌劇院運用現代科技結合舞蹈與其他領域,實驗由舞蹈控制聲音、影像或機械的創作形式,同時也將在中部地區的學校推廣數位藝術。




科技藝術家莊志維也是臺中人,具備藝術與建築專業背景,擅長運用光和空間創作互動裝置。今年參與臺中市政府大型城市建設之文化藝術策畫,打造《裝置微光計畫 – 台中車站1908》雷射裝置藝術。莊志維表示,他是念建築的人,對我而言,歌劇院能克服曲牆結構,順利竣工是非常令人感動的。當我接獲駐館藝術家的邀請時,我立刻詢問我能不能看看歌劇院的建築師的分析圖面?我會仔細地分析建築結構,看看這棟建築還有哪些可能性與不同的使用方式。」他會如何運用歌劇院的不規則空間,令人期待。




邱瑗總監表示,歌劇院是死的,而藝術家是活的。歌劇院提供了各種有形無形的資源,讓藝術家得以發揮;而歌劇院也從藝術家們駐館的過程,得到來自藝術家的滋養與豐潤。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於台灣好新聞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精選推薦文章】



您在找尋規劃大型活動節目的公關公司嗎? 



這裡有活動公關業者提供,更多實際操作公關案例,帶您來了解媒體公關的企劃流程及工作甘苦談!



公關人員需掌控媒體公共關係,利用新聞媒體策略發揮更多行銷廣告達到最大有效曝光



Orignal From: 台中歌劇院四位駐館藝術家 跨域創作展現多元藝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